管理教练
管理者的新角色
赋能执行团队
提升执行能力
成就卓越绩效

教练概述

什么是管理教练?

管理教练是管理者的新角色。
管理教练是让团队有能力的人。
管理教练是让团队有能力创造高绩效的人。
管理教练是让团队有成就感的人。

管理教练的核心职能

赋能执行团队、提升执行能力、成就卓越绩效。

管理者与管理教练有哪些不同?

管理者与管理教练的本质区别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:

管理教练的工作模式

管理教练总是与“团队”、“目标”、“结果”、“对话”、“模式”紧密相关。

管理教练有能力赋能团队,让团队有能力订立高挑战“目标”,并且有能力让团队将高挑战“目标”转换为高绩效“结果”。

管理者的教练能力,从何而来?

不是来自“经验”,而是来自“对话”+“模式”。
这里的“对话”是“动力对话”,“动力对话”是管理教练的核心能力。
用“动力对话”启发团队思考;
用“动力对话”找对解决方案;
用“动力对话”引发内在动力;
用“动力对话”成就卓越表现。

这里的“模式”是“TCA赋能模式”。
T(Thinking)代表“思考;
C(Communication)代表“沟通”。
A(Action)代表“行动”。
坤烨教育在大量卓有成效的实践中发现:
任何目标,未能执行落地;
任何问题,未能快速解决。
关键在于......
没想清楚、没说明白、没做到位。
“想清楚”与“思考力”有关;
“说明白”与“沟通力”有关;
“做到位”与“行动力”有关。

坤烨教育原创提炼出的TCA赋能模式:
T是正确的思考模式,赋能提升团队“思考力”;
遇到复杂情形,团队能快速正确“想清楚”。
C是正确的沟通模式,赋能提升团队“沟通力”;
遇到复杂沟通,团队能快速正确“说明白”。
A是正确的行动模式,赋能提升团队“行动力”;
遇到复杂行动,团队能快速正确“做到位”。

管理教练源自哪里?

管理教练不是舶来品,管理教练源自中国。

深层智慧在中国起源。

知识体系在中国提炼。

技术体系在中国创建。

培育体系在中国筑建。

全价值链应用体系在中国构建。

管理教练
2004
9月
深圳市坤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秀清在无边界探索中实践,在跨领域应用中提炼,完成了管理教练知识体系、技术体系、培育体系及应用体系的整合提炼与首创设计。
12月
张秀清教练导师全程主讲的首期MCC管理教练课程导入西安交大总裁班。
2005
4月
获得版权登记证书。
2006
12月
获得深圳企业新纪录荣誉证书
2008
1月
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战略发布会上,张秀清系统发布了管理教练的知识体系、技术体系、培育体系及应用体系。 受到了出席大会的前人大副委员长 铁木尔达瓦买提、人社部部长程连昌高度赞扬及肯定。
2014
11月
MCC管理教练课程荣获中国企业培训十佳版权课程荣誉奖牌

管理者做教练的三大核心价值

降本增效
管理教练运用“动力对话+赋能模式”有能力大幅度降低隐形成本,挖掘隐形利润;不依赖资金再投入,通过降本增效,实现利润倍增。
复制人才
人与人才的本质区别是“思考模式、沟通模式、行动模式”的区别。
通过管理教练将“TCA赋能模式”植入思考中,融入沟通中,嵌入行动中,企业就可以快速批量复制管理人才及执行人才。
管理升级
面向未来,企业要发展,管理要升级。
管理者做教练,有能力助推企业三个管理升级:
比尔盖茨在2015年全球TED演讲大会,开场第一句话说到:
每个人都需要一位教练。
在中国,我们不缺少管理者。但是,我们缺少管理教练!
这是坤烨教育企业家学员一致的呼声!
管理者如何成为管理教练?
通过“动力对话+赋能模式”的完整学习、刻意练习、学以致用,管理者均可以成为管理教练。

动力对话

管理教练的核心能力是动力对话。
动力对话不是简单的对话,也不是经验式的沟通。
管理教练通过动力对话,启发团队思考,让团队有能力找到复杂难题解决方案,成就团队卓越表现。
什么是动力对话?
接下来,通过一个小案例,深入理解什么是动力对话以及动力对话的作用与价值。

如何用“动力对话”突破业绩困局

这是一家SGY专卖店,他们一直是用这样的方式进行销售:
他们遇到的问题是,进店的人太少。
每天进店只有7-8个人,一个月左右,只有5个人购买。
这样的销量无法维持专卖店日常经营,必须增加销量。
而增加销量的关键是需要增加来店人数。
如何增加来店人数呢?
公司开了很多次销售精英会议,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上了,但无济于事。最后,归纳为五个原因:
1.市场在整顿;
2.客户不信任;
3.地理位置偏;
4.厂家广告少;
5.产品价格高。
看似找到了根源,但是,哪个都无法依据自己的力量解决。
这个问题困扰这家公司长达半年之久,门店处在倒闭的边缘。
一个偶然的机会,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带着这个难题来到了《MCC管理教练课程》学习现场。
《MCC管理教练课程》核心学习内容是“动力对话+赋能模式”。
这位总经理在课中学习和练习都非常认真。
· 学习结束,总经理当天晚上就返回公司所在地。
第二天早上,上班第一件事是来到他们开在当地的一个专卖店,找到业务员小王,花了一上午的时间,与小王开展了一段“对话”。 现在观摩总经理与小王的对话(Q为总经理问,A为小王答):
Q1.现在的问题是……?
A1.现在的问题,就是进店的人太少。老板,这该怎么办啊?
Q2.你是用什么方法,让他们进店的?
A2.我是发宣传单。我已经发到他们手上了,可他们还是不来呀。
Q3.你是怎样发的?
A3.我早上到菜市场、公园去发,那里的老人多(他们的目标客户是老年人群)。
Q4.你这样发100张,大概能来多少人?
A4.(想了一下回答)大概能来1个人。
Q5.那些人怎么没来呢?
A5.(想了一下回答)他们没时间看。
Q6.他们什么时候有时间呢?
A6.(想了一下回答)他们没事的时候,就有时间了。
Q7.他们什么时候没事呢?
A7.(想了一下回答)好像是在社区里三五成群聊天的时候。
Q8.那是什么时候呢?
A8.(想了一下回答)大概是上午十点,下午三点半,晚上七点半左右。
Q9.你发现了什么?
A9.我应该到社区去发。
这段对话的结果是,与总经理对话的业务员小王当月就卖出了20台。
在”市场、客户、位置、广告、价格”等这些都没有改变的前提之下,仅仅是一段对话,业务员的销量就增长了近4倍。
当总经理分享这一案例的时候,他非常兴奋地说:
一段对话,结果远远超乎他的想象,真是“小对话,大价值”!
他还说,这段对话不仅仅是业绩销量倍增,还有三个附加价值:
1.业务员无需起大早到菜市场或者公园去找老人了;
2.这段对话激活了业务员的大脑,他们后来又想出来很多方法;
3.业务员学会了提炼话术,生成模板,多人复制、多店复制,大家的业绩都上去了。

动力对话有三个显著特征

凡是动力对话,一定会具备以下三个特征之中的一个或多个。
特征一、发现性的对话
在对话之前,没有人知道解决方案,解决方案是对话过程中发现的。
特征二、扩展性的对话
通过动力对话,帮助执行者扩展思维视角,突破经验局限,才会有新的发现。
特征三、引发动力的对话
有了新的发现,看到了新的可能,执行者就会跃跃欲试,快速行动,内在动力由此引发。
坤烨教育企业家学员说……
动力对话是一粒“神奇”的种子;
动力对话是组织的“奇妙”语言;
动力对话是持久的财富“金矿”。

赋能模式

管理者做教练,实际上是通过"动力对话"+"赋能模式",赋能执行团队,提升执行能力,成就卓越绩效。
管理教练的赋能模式由TCA三维赋能模式,五个教练步骤构成。
TCA三维赋能模式中的......
Thinking是从目标到结果的正确思考模式;
Communication是从目标到结果的正确沟通模式;
Action是从目标到结果的正确行动模式。
T是结果导向,直达目标的正确思考模式,能提升团队思考力;
C是动力对话,理解一致的正确沟通模式,能提升团队沟通力;
A是一看即知,一次做对的正确行动模式,能提升团队行动力。
完成学习,刻意练习,实战应用TCA三维赋能模式,管理教练将有能力帮助执行团队快速创建......

第一步、精准目标

大量实践验证:
凡是没有精准的目标,都是无法有效执行的目标;
凡是没有精准的目标,执行中总是会在试错中前行;
凡是没有精准的目标,执行中总是会耗费更多的资源;
凡是没有精准的目标,执行中管理者一定是忙累乱烦。
精准的目标有两个显著特征:清晰可见、理解一致。
清晰可见:是要用清晰的格式将绩效目标的五个元素写在纸面上,大家都看得见、看得清。
理解一致:是管理目标的人与执行目标的人对绩效目标的五个元素理解要一致。
精准目标的过程,就是让SMART清晰可见,理解一致的过程。

第二步、理清现状

为什么绝大多数管理难题会久拖不决?
为什么绝大多数优质客户未能得到开发?
为什么绝大多数执行目标未能实现?
主要原因在于人们过于相信自己的经验及主观判断,而未能真正理清现状信息。
理清现状的过程,实际上就是理清完整、真实、具体、最新的现状。
任何复杂管理难题,几乎都可以在理清现状中找到最佳答案;
任何复杂执行困扰,几乎都可以在理清现状中找到破局方案。

第三步、优选方法

大量实践几乎让每个管理者都清晰的知道:
方法对,事半功倍;
方法错,事倍功半,甚至还可能会南辕北辙。
什么样的方法是正确的方法呢?
坤烨教育提炼出用四项原则,选对方法。
凡是符合四项原则的方法,都是直达目标对的方法。
优选方法四项原则:
原则一、速度更快
在快速变化的人工智能时代,速度更快成为了目标执行的首选,这一点与体育竞技场有异曲同工之处。也许仅仅是0.01秒的速度之差,就决定得到的是金牌或是银牌的结果。
因此,优选方法的第一原则首选速度更快的方法。
原则二、执行更易
在优选方法时,执行更易是一个重要原则。如果所选的方法执行更易,意味着团队中有更多人能参与目标的直接执行,而不是只能做辅助的工作。执行更易意味着从目标到结果的执行过程,可以不依赖能人才能执行,普通人也可以完成从目标到结果的全过程。
原则三、结果更大
大量实践发现,几乎每一个方法的正确执行,都可以得到结果。但是,有的方法执行得到的结果更大,有的方法执行可能得到的结果更小一些。这项原则让团队明确,尽最大可能优选能带来更大结果的方法。
原则四、资源更省
在资源越来越匮乏,获取资源成本越来越高的外部环境影响下,资源更省这一原则能帮助管理者在教练过程中,协助团队优选到资源更省的方法。

第四步、提炼模板

大量实践验证:
经验能获得偶然成功;但是......
模板能获得必然结果。
这里的模板指的是“行动模板”。
绝大多数管理者及执行者,总是会困扰在......
为什么?
在大多数情形下,我们总是做了,但是,却没有做到位呢?
实践证明:
关键在于......
管理者习惯用经验做管理;
执行者习惯用经验做执行。
为了让执行有模式,让落地有模板,让结果有保障。
管理者在这一步会协助团队提炼出一看即知、一做既对的行动模板。
行动模板能将偶然的成功转换为必然的结果。
越来越多引入MCC管理教练课程的企业,都会将行动模板视为企业最宝贵的知识资产。
行动模板能为企业带来六个最具独特的价值:

第五步、跟进执行

管理教练的跟进执行,可类比于打保龄球。
在保龄球赛道上,第一个球抛出去之后,总要停下来看一看,这个球抛出后击中了几个,还剩下几个,剩下的在什么位置,以此决定下一个球从什么方向抛出,力度多大等等。
管理者做教练的跟进执行,是执行团队行动后的教练跟进。
跟进执行有两个目的:
一是突破执行困境;
二是提升执行绩效。
没有跟进,不是教练。
如何跟进最有效?
如何跟进能引发团队突破执行困境,创造卓越绩效?
在这一步,为管理者做教练跟进提供了两个跟进策略:
一是突破执行困境的跟进策略;
二是提升执行绩效的跟进策略。
实践证明:
从管理者到管理教练只有五步之遥,掌握TCA赋能模式,善用动力对话模板,任何管理者都可以成为管理教练。